德媒锐评维尔茨:双战线低迷的 1.36 亿先生 亟待破局正名
当 1.36 亿欧元的转会费创下英超历史纪录时,利物浦球迷曾对维尔茨寄予厚望,期待这位 22 岁的德国天才能成为安菲尔德的新中场核心。然而仅仅三个月后,德国媒体的评价却急转直下 —— 从英超赛场到德国国家队,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正经历职业生涯的严峻考验。英超前三轮场均被抢断 4.8 次,对抗成功率跌至 38%;欧预赛对阵斯洛伐克时 21 次丢失球权,传球成功率仅 79%,这样的数据单与他的身价形成刺眼反差,也让 "重证明自己" 成为绕不开的话题。
维尔茨的困境始于赛场环境的剧烈变化。2025 年 6 月从勒沃库森加盟利物浦时,他带着德甲冠军的光环,上赛季在阿隆索麾下场均贡献 3.2 次成功过人、0.58 球制造数据,对抗成功率接近 56%。但英超赛场的节奏与强度远超德甲 —— 统计显示英超平均跑动速度达每小时 12.6 公里,比德甲快 1.3 公里,每场对抗次数更是从 64 次飙升至 83 次。这种环境变化直接暴露了维尔茨的身体短板,他 73 公斤的体重在英超壮汉林立的中场显得单薄,核心力量不足导致拿球时重心过高,对阵斯洛伐克的关键失球正是源于他被夹击时回传力度不足的失误。
战术定位的摇摆加剧了适应难度。在勒沃库森时期,阿隆索给予维尔茨前场自由人角色,允许他在中路和肋部灵活游走,搭配穆西亚拉这样能吸引防守的队友,他能获得充足的处理球空间。但利物浦主帅斯洛特将他安排在 8 号位,要求兼顾攻防两端,这与他擅长的 10 号位职能产生冲突。英超前三轮,维尔茨关键传球从德甲的场均 2.7 次骤降至 1.4 次,失误却从 1.1 次翻倍至 2.3 次,防守任务的增加明显消耗了他的进攻精力。更棘手的是,红军新援埃基蒂克以纵向跑动为主,无法像勒沃库森队友那样为他做墙,萨拉赫虽主动内收却更习惯吸引边后卫而非中卫,导致维尔茨经常陷入对手的包围圈。
国家队的处境同样艰难。纳格尔斯曼的德国队正推行 "去传控化" 革命,中场强调跑动压迫而非技术控球,斯蒂勒、勒威林等工兵型中场的压迫成功率高达 68%-71%,与维尔茨的技术风格格格不入。穆西亚拉的重伤让德国队失去了能与维尔茨形成互补的关键棋子,此前两人在欧洲杯期间曾实现 "左肋吸引防守 + 右肋空档利用" 的完美配合。如今维尔茨被迫在 4-2-2-2 阵型中担任唯一持球核心,面对对手的重点盯防,他 5 次盘带仅成功 1 次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。纳格尔斯曼尝试让他改踢左内收位,但缺乏边路支援的维尔茨依然难以施展。
重压之下,心理层面的波动开始显现。尽管维尔茨多次表示 "不考虑转会费压力",但 1.36 亿英镑的身价本身就是无形枷锁。场上表现体现出明显的犹豫 —— 拿球前额外的观察时间让英超后卫有充足时间贴防,原本招牌式的即兴传球也变得保守。这种心态变化与他 "走出舒适区" 的初衷形成反差,毕竟这位从科隆青训走出的天才,正是为了挑战更高水平才拒绝拜仁选择利物浦。

不过危机中亦存转机。身体层面,维尔茨已开始针对性强化,三个月内体重增至 76 公斤且未失灵活性,每日加练三组深蹲和硬拉的增肌计划正在见效。战术调整也初现端倪,利物浦逐渐减少他的防守任务,让埃基蒂克固定在左肋为其创造空间;德国队方面,穆西亚拉预计 11 月复出,两人若能重现俱乐部时期的默契,将极大缓解维尔茨的压力。历史经验也提供借鉴 —— 德布劳内 22 岁时也曾被质疑 "上限二线前腰",但通过身体改造和战术适配最终封神,这为维尔茨提供了可行路径。
即将到来的世预赛对阵北爱尔兰的比赛,可能成为维尔茨的救赎之战。若能抓住穆西亚拉复出前的最后机会,在熟悉的前腰位置展现创造力,这位 1.36 亿先生或许能开启反弹序幕。正如德国足球名宿马特乌斯所言:"天才的成长从无坦途,转会费是压力更是动力,维尔茨需要的只是一次将技术转化为胜利的契机。" 对于仍在适应期的年轻人而言,真正的考验不是暂时的低迷,而是能否在质疑声中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。